讨债公司都是用什么手段要账?
2025-07-30 来自: 无锡腾胜达商务 浏览次数:24
讨债公司的手段需严格区分合法合规与非法违规两类。我国对催收行业监管严格,正规讨债公司(需经备案并具备合法资质,多为受金融机构委托的合规催收机构)必须遵守《民法典》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《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》等法律法规,手段以沟通协商、法律提示为主;而非法讨债公司则可能采用暴力或“软暴力”手段,涉嫌违法犯罪。以下是具体区分:
一、正规讨债公司的合法手段(合规操作)
1. 信息核实与前期准备
- 与债权人确认债务真实性(如合同、借条、转账记录等),明确欠款金额、逾期时间、债务人信息(避免骚扰无关人员)。
- 了解债务人还款能力及逾期原因(如暂时资金困难、遗忘等),制定针对性沟通方案。
2. 文明沟通与提醒
- 电话/短信沟通:在合理时间(如早9点至晚8点)联系债务人,语气礼貌,明确告知债务详情(“您在XX平台的借款已逾期X天,金额XX元,提醒您尽快处理”),禁止辱骂、威胁或高频次骚扰(如一天拨打超过3次且无合理理由)。
- 书面通知:通过邮寄催收函、律师函(需由合作律所出具),说明逾期后果(如影响征信、可能被起诉),并附上债务凭证(合同、账单等)。
- 上门拜访(需谨慎):仅在征得债务人同意后,于合理时间到其住所或工作单位(非公共场合)沟通,人数不超过2人,不滞留、不滋扰邻居或同事,不泄露债务信息。
3. 协商与解决方案
- 若债务人有还款意愿但能力不足,可作为中间方协调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分期还款、延期还款等协议,推动双方签订书面补充约定。
- 明确告知债务人征信影响(如逾期记录将上报央行征信系统,影响贷款、信用卡申请等),通过信用压力促使其重视。
4. 协助法律程序
- 对恶意拖欠或失联的债务人,整理证据(沟通记录、债务凭证等)移交债权人或律师,协助启动诉讼、仲裁程序,而非自行采取强制手段。
二、非法讨债公司的违规手段(涉嫌违法犯罪)
这类“公司”多无合法资质,以暴力、骚扰等手段施压,常见行为包括:
1. 暴力威胁与人身伤害
- 对债务人或其亲属进行殴打、恐吓(如“不还钱就卸胳膊”)、跟踪围堵,甚至非法拘禁(限制人身自由)。
- 破坏债务人财物(如砸门窗、划车辆),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。
2. “软暴力”与骚扰侵权
- 高频次电话/短信轰炸(如一天数十次)、使用“呼死你”软件,或骚扰债务人的亲友、同事、邻居(“爆通讯录”),逼迫债务人还款。
- 在债务人住所、工作单位张贴大字报、喷涂侮辱性文字,公开其身份证、欠款信息等隐私,侵犯名誉权。
3. 虚假信息与欺诈
- 伪造法院传票、律师函、通缉令等,谎称“不还款就抓人”,制造恐慌。
- 冒充公检法、银行工作人员,以“涉嫌诈骗”等名义威胁债务人。
4. 其他违法行为
- 非法占有债务人财物(如强行开走车辆、搬走家电),涉嫌抢劫或侵占。
- 对债务人进行人格侮辱(如戴高帽游街、强迫下跪),违反公序良俗。
三、法律后果与风险提示
- 正规讨债公司:若违规操作(如骚扰、泄露隐私),将面临监管处罚(如停业整顿),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。
- 非法讨债公司:其行为可能触犯《刑法》中的寻衅滋事罪、非法拘禁罪、敲诈勒索罪等,参与者将被判刑(如寻衅滋事罪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)。
- 债务人:若遭遇暴力或软暴力催收,可保留证据(录音、截图、录像)向公安机关报案,或向金融监管部门(如银保监会)投诉。
总结
正规讨债公司的核心是“合规催收、协助沟通”,手段以非诉讼协商为主;而非法讨债公司的“手段”本质是违法犯罪,不仅无法解决问题,还会对双方造成法律风险。债权人如需委托第三方,务必确认其是否具备合法资质(如金融监管部门备案),优先通过律师或法院等法律途径解决,避免因“找错人”陷入纠纷。
相关推荐: